作者:ARodge">

【专家视角】闪电是如何从战略上击败海鹰的

2014-09-17

作者:ARodgers,NFL 中文官网专栏作家

本周NFL日间比赛中,圣迭戈闪电借主场之利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海鹰,借用好友的话,闪电干了件了不起的事情。本场比赛海鹰路面丢了101码,传球丢了284码。自从2012赛季海鹰的防守铁幕正式建立以来,他们曾经在某些场次中被对手从路面踏平,例如对阵49人和维京人,也在某些场次被传球完虐,例如对阵爱国者和雄狮,但他们从来没有像这场一样,路面、传球双双失守。闪电到底怎么做到的?接下来是我在这场比赛中所看到的:

1、战术得当,专攻海鹰软肋

很多球队在对阵海鹰时缺乏耐性,或者说,他们的进攻组没有办法连续完成进攻,所以他们会忍不住尝试长传,妄图一记重拳打倒海鹰,这一招是否有成功者?确实有,上赛季小马就曾经用连续的长传搞定海鹰,但其余球队不只是长传鲜有成功,还经常被海鹰完成抄截,这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。

而闪电则不同,他们前两档进攻基本就是路面强攻,下半场尤甚。而他们的路面进攻也没有太多特别之处,只是三名跑卫轮流持球从中路硬突,或者,在散弹枪阵形里,跑卫做假传真跑战术从中路突破。海鹰防守风格强悍,自然不会让对手从中路轻松通过,所以刨开里弗斯11次冲球17码以外,三个跑卫的26次持球只推进了84码,均码仅是3.2码。但闪电持续采取冲球策略,当然不只是为了一根筋地和海鹰硬碰硬。现今NFL比赛,控球时间已经和胜负基本扯不上太大关系,但对于闪电而言,控球时间就是他们胜利方程式里的重要部分;此外,前两档冲球,闪电经常能推进5码以上,那么三档他们只需要面对不到5码的距离就能够拿下首攻,精明的闪电在前两档冲球,既统治了控球时间,又为三档做了极好的铺垫。

由于经常面对三档短码数,所以闪电不一定是中距离传球让外接手和角卫硬拼,而他们则用了非常聪明的策略:跑卫攻击平直区域。何谓平直区域?也就是英文中的flat,这个区域大概在外侧接球手和角卫面对面时所处的位置。(如图所示)

正常情况下,区域盯防中,角卫会守这个区域,如果是人盯人防守,角卫被外接手带走,那么防守组一般会派防守端锋或者外线卫关照一下。不知道是海鹰冲传不力,还是闪电传球保护太好,反正海鹰在比赛初期冲传效果不好,所以他们大量采用了线卫突袭,全场43档传球防守中就有11次突袭,这在海鹰的比赛是不多见的。线卫采取突袭,那么平直区域自然会漏出空档,供闪电跑位群享用。里弗斯开球后一般是随便扫两眼跑出去的外接手和近端锋,然后把球轻抛给跑空的跑卫,首攻就轻而易举能够拿到。

除了主打跑卫攻击群以外,短传寻找浅位的槽接手艾迪-罗约尔和基南-阿伦,以及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近端锋安东尼奥-大门-盖茨。这些接球手很少跑深远路线来挑战海鹰防守后线,而是跑出去几步就转身准备接球,海鹰在面对这个策略时,非常不适应。

2、进攻武器极其轻量化,专克海鹰

介绍一下闪电跑位群,主力跑卫莱恩-马修斯,身材矮小,步幅极快,持球时像是踏着风火轮,接球能力一流。头号替补丹尼-伍德海德,身材更矮小,步幅更快,更重要的是,他进入联盟时是作为槽接手身份,所以他或许是联盟跑卫里接球能力最强的一人。二号替补唐纳德-布朗,没啥好说,基本和马修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只要能为他们创造进攻空间,三个小个子接球型跑卫随随便便就能找到机会。正常情况下,NFL球队除了会有个能力全面的当家跑卫以外,板凳上可能会有个大个子跑卫随时准备上来完成短码数,也肯定会有个强悍的全卫帮助球队完成I字阵形进攻,而闪电都没有,这就是他们的独特之处。

外接手群他们似乎也和其他球队不太一样,现今NFL几乎每个球队都能挑出来一名身高超过6尺4,体重超过220磅的超级大个外接手,用来欺负对方的小个角卫。而闪电似乎反其道而行之,最高的外接手马尔孔-弗洛伊德达到6尺5,但只有200磅出头,最多算个瘦高型的佯攻点。去年新秀基南-阿伦只有6尺2寸206磅,但摆脱对手能力极强,接球后也有不错的推进能力,他让我想起了巅峰时期的格雷格-詹宁斯。每支球队都有个身高超矮,但滑不溜秋的槽接手,闪电的这个人是艾迪-罗约尔,他在屏风短传中作用明显,身上还自带回攻手属性,你就可以想象他有多么灵活了。

闪电善用双近端锋战术,拉达留斯-格林是关键人物,他能够掩护能够接球,能够充当全卫,他是球队位置最灵活的球员。大门年轻时打过篮球,参加过正规NCAA篮球比赛,这个已经不用赘述,现今年过34岁的大门,靠的不是凶狠的第一步速度过人,也不是精准的路面跑动,而更多看见的,是远胜盯防者的经验,以及稳定的接球手,打破海鹰的比赛,他3次接球达阵。

海鹰的防守铁幕从来不惧怕强硬冲击,强力跑锋和高大外接手在对阵海鹰时很少能够占到便宜;但也正是如此,海鹰是个“吃硬不吃软”的主,重炮打不穿他们,轻机枪或许效果更好,而闪电正是联盟最轻量化的球队,算是海鹰碰到了克星。

3、大河真大神

不可否认的是,菲利普-大河-里弗斯已经从生涯初期联盟顶尖的五步后撤传球手,变成了现今联盟最强的三步后撤传球手,开球后迅速找人、出手,这是大河现在最喜欢的节奏。

资深的球迷会吐槽大河的传球动作丑陋,随着年龄的增长,大河的传球动作基本没变,上赛季球队改打短传体系后,大河的传球越来越准确,越来越毒辣, 69.5%的命中率创生涯新高就是明证。更关键的部分在于,大河上赛季面对压力时真实命中率69.9,联盟第三,本场面对压力时又是7传5中,这就好比篮球比赛中,对方都把你逼到死角里,你还是能跳起命中三分,可想而知对方防守组会有多么沮丧。

在大河身上,你能够看到许多伟大四分卫共同拥有的标签:寡言、聪慧、精准、老辣。本场比赛第二节,他手肘被刮伤,鲜血立刻喷涌而出,他没有叫暂停,而是一边用腰间别着的毛巾擦拭一边指挥进攻;休息时他稍作清理,上场后他立刻躲过对方擒杀,一记越过盯防者的抛传正好落入大门的手中,近乎完美的演出!看到这样的表演,我们还可以给他加上另一个标签:坚韧不屈。

4、两种计策搞定谢尔曼以及属于他的左侧

上周比赛,绿湾包装工对付谢尔曼的策略是:用三号外接手与其对位,然后根本不往他这一侧传球,而是让另一侧的约迪-尼尔森像机甲战士拆怪兽一样地对付拜伦-麦克斯维尔,效果确实不错,但下半场,游卫厄尔-托马斯放心地把左侧交给谢尔曼,潜心帮助麦克斯维尔,这让包装工的进攻难以为继。

而这周比赛,闪电对付谢尔曼的策略是: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全场谢尔曼6次被传球,反倒是另一侧的麦克斯维尔只被传了2次。闪电用脚步灵活的基南-阿伦来对付谢尔曼,上周对阵红雀的比赛,阿伦已经用横向移动让另一名精英角卫帕特里克-皮特森吃瘪,本场比赛,在对阵谢尔曼时,第一次,他躲过谢尔曼的开球撞击,然后回身完成接球;第二次,谢尔曼放他在5码以外盯防,他找到空档后立刻回身,人到球到;第三次,阿伦作势要往外侧跑,然后迅速转身往内侧,谢尔曼反应慢了半拍被完全甩开。加上艾迪-罗约尔连续晃动甩开谢尔曼完成一次接球推进大码数,全场谢尔曼4次被接球丢了54码,基本上是脚步跟不上的原因。本场比赛球场地表温度是摄氏47.2度,在这样的炎热天气下,谢尔曼就像是天神被贬为凡人。

红区进攻里,闪电对付谢尔曼的计策则是另一种:调虎离山。开始时,闪电让右侧只站一名槽接手,兵力全部集中在左侧,相对应谢尔曼只能站在槽位来面对这名槽接手,开球后,槽接手往内侧移动,整个海鹰防线的左侧被打开空档,伍德海德从后场杀出来差点完成一次达阵。(如下图所示)

 

一计不成,再生一计,闪电继续照方抓药,不过这一次他们更加明显,右侧只放大门一名近端锋,左侧则是三名外接手一字排开,海鹰只能把防守兵力全部集中到右侧,谢尔曼也跑到不熟悉的右侧槽位盯防,把整个左侧留给安全卫和线卫们。开球后,闪电左侧百花齐放,但这只是佯攻,右侧伍德海德跑了个回身路线,让海鹰线卫扑过来,外侧的大门只需要和坎姆-钱斯勒单挑完成接球就行了。几分钟以后,闪电用了一模一样的战术,只是这次大河受到冲传施压,不过他迅速躲过压力,依然抛传给大门一记恰到好处的达阵传球,这一球又是越过了钱斯勒。钱斯勒协防是高手,人盯人却未必能搞定大门,两次丢达阵都是他的责任。(如下图所示)

 

两种不同的策略,让谢尔曼和左侧连连失守,不得不赞叹闪电主帅迈克-麦考伊战术安排的匠心独运,以及,手下球员近乎完美的执行力。正是策略和执行力的双重发挥,闪电打破海鹰铁幕,就显得顺理成章了。

返回顶部